——记旺苍县人民医院超声诊疗科先进事迹

发表时间:2013-11-19 13:34

旺苍县人民医院是位于大巴山南麓,米松山脚下的贫困山区二级综合医院,自建院以来,全院干部职工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紧紧围绕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以病人为中心”,创造了川北贫困山区县医院建设的辉煌业绩。在这个文明奋进、捍卫生命健康的队伍中,有一个由7朵金花组成的优秀科室——超声诊疗科。

在这个优秀团队中,平均年龄36岁,其中党员1名。副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1人,初级职称4人,构成超声诊疗科良好的人力资源。主要开展腹部、泌尿系统、妇产科超声常规诊断检查;心脏、颈血管、四周血管、浅表器官疾病等的彩色多普勒诊断检查;腔内超声诊断;超声下指导临床肝肾囊肿及胸腹水穿刺治疗。她们以最佳的服务质量、最佳的服务态度承担着来院病人的超声检查与诊断,平均日诊断人次近百人,赢得全院同仁与病患的信任与赞赏。

一、 以职为本、视院为家。

近几年来,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对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与就医需求日益增长。在县人民医院,超声诊疗科承担着极为繁重的工作任务。面对业务量增加、诊断设备老化等困难,7朵金花任劳任怨,积极工作,通过采用积极灵活的弹性工作制度以适应不同工作场所的需要,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为缩短病人等报告时间,减少乡镇患者往返次数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如日常体检病人较多时,受人员调配的限制,当班人员提前上班半小时作超声体检,减缓当日体检工作压力;针对门诊业务量大且县郊乡镇患者较多的情况,超声诊疗科就安排工作人员中午连班,尽可能使患者能及时检查取得诊断结果,既方便患者尽快就诊,也保证了各临床科室工作的正常运转;对住院部病房进行诊断穿刺、参加疑难病例会诊等,尽量满足临床科室的科研与临床需求。围绕医院创建“学习型”科室,白天,7朵金花战斗在诊室、急诊第一线,晚上加班加点学习以提高业务技能和加强理论基础,以做到诊断准确、快速。这些努力都得到了患者和临床医生的肯定,提升了科室形象。

她们是母亲、是女儿、是妻子,忙碌的工作却剥夺了孩子、父母、丈夫应该得到的关怀与照顾,也占用了作为女人应有的逛街、休闲、打扮时间。她们将自己的青春与心血全部倾注在超声诊疗工作中。医院成了她们呆的时间最多的“家”,在这个“家”里她们成为了光彩照人的巾帼女杰。

二、 以人为先,从不言“不”。

2008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好事难事都不少。无论是汶川地震还是问题奶粉,总是能看到超声诊疗科的她们瘦弱却坚韧的身影,好似一朵朵艳丽的“红梅花”,在黑暗冰冷的时刻,迸发出女性独具的力量与芬芳。

2008年5月12日,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汶川大地震。在大灾面前,全科姐妹时刻关注地震灾情,大力支持医院在第一时间派遣救援分队赶赴重灾地区实施救援行动,并积极自觉地捐款捐物,献出自己的爱心。在部分伤员转移至我院继续治疗后,党员带头,全科职工响应医院的号召,夜以继日地以最佳的服务质量、最佳的服务态度对震灾中的伤员进行超声诊断检查。两名高级职称每天轮流在病区值班,确保给患者最及时的超声诊断,积极配合临床科室的诊断治疗需要。在这段时间内,全科职工任劳任怨,始终保持高涨的服务热情,圆满完成了白衣天使的使命。

医院自2008年9月15日收治第一例因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导致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后,院领导高度重视,立即组织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筛查小组和医疗救治小组,并召开了专门会议研究部署落实各项具体工作。超声诊疗科在第一时间组织学习了“与食用受污染三鹿奶粉相关的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诊疗方案”和超声检查流程,对0—3岁儿童实行免费超声检查。她们放弃休息时间,全天进行B超检查,中途不作任何休息,以缓解门诊的拥挤,让前来筛查的患儿能及时完成检查。截止9月22日,通过B超共筛查食用“问题奶粉”患儿1231例。只要医院有任务,病人有需求,超声诊疗科的姐妹们从不说“不”,总是圆满完成任务和检查。

三、以研为本、带动发展。

科室的发展也就是学科建设的发展。超声诊疗科的职工个个技术全面,在腹部、心血管、妇产科等方面有娴熟的操作技巧,并与临床紧密结合,在介入诊断和治疗中有着突出贡献;轮流送医下乡,指导下级乡镇卫生院业务工作;近三年,对28名前来进修的人员进行教学指导以提高其理论与临床诊疗水平。为增加科室影响,提高学科地位,超声诊疗科成员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与同行进行学术交流,积极撰写论文。其中《胆囊隆起样病变超声诊断及病理对照分析》、《急性尿路梗阻致肾包膜下积液的超声诊断分析》分别在《中外健康医药月刊》、《中华现代影象学杂志》发表。科室姐妹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年年圆满完成医院年度规划,先后多次分别被卫生局、医院评为“先进集体”、 “先进科室”、“质量安全管理先进集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