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苍九三·裕同眼科中心新技术】旺苍县人民医院成功开展首例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发表时间:2022-12-29 10:08 近日,旺苍县人民医院成功为一名散光高达400度的独眼白内障老奶奶进行了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显著降低了术后的残留散光度数,患者术后裸眼视力良好,免除了戴眼镜的烦恼。该手术为我县首例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 张奶奶今年已经79岁了,5年前进行了右眼翼状胬肉手术,4年前患左眼视网膜脱离,因未及时手术及治疗已经失明,只能依靠右眼看东西。2年前右眼开始视物模糊并逐渐加重,因视力下降明显影响生活来我院眼科就诊。 我院医疗帮扶专家、深圳市眼科医院孙良南主任详细检查后发现张奶奶左眼陈旧性视网膜脱离失明已经没有治疗价值,右眼患有白内障,应该手术治疗。但因为右眼有翼状胬肉手术留下的瘢痕,检查结果显示角膜散光高达400度,这意味着张奶奶术后只能依靠高度散光的右眼生活,看远看近各要戴一副眼镜,生活将会很不方便。孙良南主任经过仔细分析角膜地形图及IOLmaster结果,认为张奶奶的右眼角膜散光虽然不是很规则,但植入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仍有希望矫正大部分散光,提高术后视觉质量。眼科团队经过缜密的术前准备,为张奶奶选订了zeiss709m散光矫正型人工晶体并顺利实施了右眼白内障手术,术后张奶奶裸眼视力达到0.6,残留散光只有50度,达到了视远脱镜的效果,老人家也十分开心。 ▲手术照片 ▲术后照片 知识拓展 白内障是世界范围内首要的致盲性眼病,手术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白内障摘除术技术的日益提高以及多种新型功能性人工晶状体应用于临床,患者对白内障摘除术后视觉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包括术后的裸眼视力、脱镜率等。角膜散光是导致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不佳的重要因素之一,可明显影响白内障摘除术后的视觉质量。目前,白内障患者矫正散光的主要方法包括术后戴镜(包括角膜接触镜等)、行角膜屈光手术 (包括角膜激光手术、角膜缘松解切口等)和使用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Toric IOL)等。研究结果表明Toric IOL的散光矫正范围广,手术预测性强,术后效果良好、稳定,可以显著降低白内障患者术后的残留散光度数,提高患者的裸眼远视力和脱镜率,使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我院目前配备日本TOMEY角膜地形图仪器及德国ZieissIOLmaster 500生物测量仪,可准确分析角膜散光情况,为患者选定合适的人工晶状体,提高术后视觉质量,取得满意的效果。(眼科 辜彩凤) |